首页  |  教改科研  |  队伍建设  |  党群工作  |  体艺风采  |  学校概况  |  家长学校  |  社团园地  |  国际理解  |  后台登陆
·科学谋划合作办学 积极推动教…
·合作概况
合作概况
科学谋划合作办学 积极推动教育均衡
加入时间:2012-01-05 15:02:08  作者:嵇国平    阅读数:

                 ——戚实中与省常中合作办学的思考
来源: 常州市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   编辑日期: 2012-1-5 11:01:59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共享省常中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学校管理工作,提升戚实中办学品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赢得良好社会效应,由此说明合作办学是一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教育均衡  合作办学  提升品质

  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如何推进义务教育明确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战略,指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早在三年前,在市教育局的谋划之下,戚实中与省常中就走上了“合作办学”之路。
    戚墅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很多孩子不愿上家门口的学校,走上艰辛的择校之路。家长们有的交纳昂贵的择校费,把孩子送进武进区或市区的重点中学、小学;有的为此举债到市区购买优质学区的住宅房;更多的孩子需要每天在城区和戚墅堰区间奔波,把大量时间耗费在路途中。戚墅堰区的孩子和家长,都热切期待家门口就有优质的学校和优质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戚实中与省常中、常外在2008年秋季新学期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和合作办班三方面。这既是戚实中谋求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省常中、常外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合作办学,有利于省常中、常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辐射,有利于戚实中办学品质的快速提升,有利于区域教育之间的和谐均衡发展。
    三年来,合作办学成效显著,其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受到了戚区广大师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引起了常州各界的密切关注。

  一、教学增效提高成绩,德育创新激发梦想
  1. 优良师资是教学水平的坚固基石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更为重要。为更好的促进合作办学,省常中和常外选派强大的师资队伍,为戚实中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这支由20名教师组成的团队,其中有15名是中共党员,中年教师、老教师多为高级教师(其中有一名特级教师),曾经获得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共产党等一系列荣誉,在市教育领域甚至在省教育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有成熟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工作风格,在戚实中担任领导工作和教学工作,发挥着优秀教师的独特魅力。还有一批青年教师,洋溢着工作的热情,运转着智慧的思维,怀揣着教育的梦想,有着自己的教学专长,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他们有的是市“教学能手”、有的是市“教坛新秀”,在市教学评比中初露头角。这些选派出的教师,不仅在专业发展上孜孜不倦,寻求突破,还积极参加党员学习活动,用思想武装自己,努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总之,省常中、常外教师团队老中青教师搭配,团结协作,不断进步,形成合作团队,为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课程资源是因材施教的有力保证
  在省常中、常外和戚实中全力支持和帮助下,合作团队平稳地融入了戚实中大家庭,实现从“客人(观望者)”到“朋友(协作者)”再到“主人(积极合作和实践者)”的转变,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做了一些具体实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很好的社会评价和鼓励。在教学管理方面,戚实中引进省常中和常外教学管理模式。考虑同年级使用相同的课程纲要、课程教材及练习,教学进度、考试时间、结果评价同步,课后练习、综合练习、复习资料等资源共享,互派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例如初中合作班,积极借用常外教师汇集体智慧编写的《导学与反馈》,实施学案教学;任课教师每周参加常外各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研究教案,统一进度。但是比较之下,两校学生学情存在差异,需要任课教师在拥有丰富资源的欣喜之余,根据学情进行资源重新整合,以达到容量恰当、难易适中、方法科学、效果明显。

  3. 创新德育是生命成长的不竭动力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能力的提高,更是情感的丰富,心理的健康,品质的完善。戚实中合作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一系列的主题德育活动,如养成教育、生命教育周活动,民族精神月活动,引进省常中、常外德育形式并加以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德育有针对性、必要性、可行性、主体性、实效性、延续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尤为重要的是,省常中、常外作为名校,无数学子对其充满了向往,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德育资源。戚实中合作办学主要负责人敏锐的发现了这种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让合作班学生走进省常中、体验常外,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寻找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在精心的组织下,合作班学生走进省常中,参观校园优美环境,参与社团丰富活动,了解学校曲折的历史演变,感受校长演讲的思想与激情,真切领悟什么是优秀学校(能够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机会和发展的空间),什么是优秀学生(应该成为拥有健康生命、理性精神和主动发展的杰出公民,能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领域);初中合作班学生走进常外,参与课堂,融入集体,感受严肃活泼的校风。合作班学生在活动中有了很深的感悟:省常中的学生自信勇敢、存诚能贱;常外的学生热情开朗,上课积极活跃,工作认真负责,兴趣广泛,谈吐文明。学生殷舒婷在《为了更好的自己》一文中写道:“我不能再沉寂了……现在的我需要做的是充实自己,尽可能用知识充实自己,让自己更有内涵,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更加聪慧。”
  戚实中还邀请省常中优秀学生王灿、杨倩与戚实中学生就“我的人生我规划”等话题的与戚实中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他们用自己的切身经历,阐述规划人生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方法,为戚实中学生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
  上述这样的德育活动,一届比一届策划精心,逐步形成戚实中合作班经典的德育活动系列。充分利用省常中、常外的教育资源,让德育深入人心,激发合作班学生的信心和梦想,用目标引领方向,用激情创造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4. 学习成绩是学生能力的有效证明
  戚实中与省常中合作办班至今,从省常中、常外选派的合作班任课教师积极融入了戚实中大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齐心协力,结合学生实际,融合两校特色,促进学生发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充分展示了合作班师生的良好风貌。
  2009年在学校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红色歌曲合唱比赛中,初一两个合作班分别获得初中组一、二等奖,高一合作班获高中组三等奖;在秋季田径运动会中,初一两个合作班分别获得初一年级组团体总分第一、第二名,高一合作班获得高一年级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校“吟诵青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朗诵比赛中,高一合作班获第一名;在校广播操比赛中,初一两个合作班分获初一年级组第一、第二名,高一合作班获高一年级组第一名。
  2010年1月第六届“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活动常州赛区选拔赛中,戚实中合作班选派了多名学生参加,16人次获得奖项;   2010年3月,初中合作班44名学生参加全国公共英语一级考试,有28名通过并获得证书; 2010年10月,团常州市委联合市教育局在常州市大剧院举办了以“自我保护”为主题的全市中小学生情景剧大赛,在激烈的角逐中,戚实中初中合作班初二(1)班选送的情景剧《不能忘记的5•12》荣获常州市中学组第一名;2011年6月,在常州市中小学“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细数常州历史文化”知识竞赛中,合作班高一(1)班张鑫涛同学获得中学组优秀奖;2011年11月,合作班初三(2)班朱雨竹同学获得常州市作文比赛二等奖。
  无论是学校活动还是个性发展,戚实中合作班学生都用成绩有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对美好的未来、路上的竞争充满了信心。值得一提的是,戚实中初中合作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取得了突出成绩,令人刮目相看,交口称赞。高中学习成绩也非常突出,特别是高二参加省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优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合作班任课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和有效的教育教学。

  二、教师培养拓宽途径,铺好专业发展台阶
  戚实中教师培养已纳入省常中管理系列,省常中帮助戚实中培养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双方加强教科研合作与交流,参与课题组工作,加速教育理念转变,加快教育水平的提高。

  1. 名教师帮带徒弟,延续教育人生
  省常中老教师觉得,为省常中教育改革拓展、为戚实中的东方崛起而在戚实中工作,是一件有意义而令人快慰的事。他们很快融入戚实中这个新的教学环境,欣赏并发现戚实中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尽力提供省常中优良的做法和传统,不满足合作班的教学任务,而是尽量多做一些其他工作。如认真协助戚实中开展教学研究,在“同题异构”公开课中发挥引领作用;指导徒弟的教学工作,无条件提供随堂听课的机会等。他们还应戚实中邀请,为师生开设专题讲座,如嵇国平副校长的《上课,教给学生什么》,根据调研分析出戚实中的学情和教师风格,给予教师关于课堂教学几点指导性建议;开明老师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让听众多方面了解白居易,使得学习白居易诗文变得容易许多;王正林老师的《如何学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答题中常见的错误,阐述数学学习的思维性和操作性;王蓉清老师的《纽约高中教育一瞥》,讲述自己在美国高中任教的经历,仿佛一股异域文化之风徐徐吹来;邵国瑛老师的《班主任的多重角色》,声情并茂回忆自己的班级管理故事,认为班主任不管是何种角色,都不能缺乏爱和智慧。老教师们用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延续着无止境的教育人生,让戚实中教师浸染他们人格的光辉。
  离退休党员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发挥他们的作用,必然为合作办学又增添一股强大的动力。如2011年5月12日,省常中总校部分离退休党员教师来戚实中参观并指导教育教学。他们走进教室,与学生面对面;来到办公室,与戚实中教师促膝长谈;参观宿舍、食堂,深入戚实中师生的生活。离退休党员教师热情高涨,回忆往昔,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现身说法,极大感染了师生,戚实中师生也获益匪浅。

  2. 执教示范观摩课,展现课堂魅力
  从常外选派来的青年教师钟晓群、滕江、徐彬等在市内、区内多次上公开课、观摩课,展示了常外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艺。钟老师情感充沛,语文课堂声情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情感和智慧,让学生思维在感性和理性之间交替与升华,从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滕老师的英语课堂展现常外英语“情景——结构——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对话中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徐老师把常外《生活中的数学》、《趣味数学》等课程资源引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常外青年教师秉承“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快捷,发言积极主动”“上课思路清晰,过程流畅,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多彩,方式新颖活泼”等常外课堂教学特色,为戚实中教师提供可圈可点的借鉴资源。在2010年新高一军训前,省常中张震老师以“铸我军魂”为主题在高一(1)班开设了一堂班会课。整堂班会充分利用资源,融音、文、画等于一体,环节紧凑,层次分明,产生震撼心灵的感染力。其后的军训活动中,高一(1)班表现尤为优秀,多次受公开表扬,而其“军魂”力量在其后的运动会等学校活动中影响深远。
  总体来说,省常中、常外教师的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张扬了学生的主体智慧,教学方式的选择体现了模式与效率的综合权衡,是教育教学理念与智慧的结合体,对戚实中而言就如同一阵改革的春风。

  3. 邀请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发展
  省常中、常外的名师资源十分丰富。戚实中与省常中合作办学以来,省常中、常外先后有谢晓虹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丁岳林物理名师工作室、陆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谢晓枫英语名师工作室、王渺一体育名师工作室、周敏泽数学名师工作室、潘勤班主任名师工作室、赵世骏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曹文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等九个市名师工作室到戚实中开展活动。每一次活动主题明确,针对戚实中的具体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研究交流,提出合理性指导建议。如丁岳林物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齐聚戚实中,与戚实中教师研讨“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基于学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陆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到戚实中做《高考作文指导》讲座,随后就戚实中高三语文复习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周敏泽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为戚实中高三考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充分准备,从容应对——停课前的几句话》……名师工作室活动,帮助戚实中教师学习、研究理念与方法,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戚实中不仅邀请名师工作室前来活动,还积极走出去,鼓励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其他系列活动,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戚实中部分教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认真感悟,及时总结,不仅拓宽了视野,学习了经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得到理念的更新与发展。正如戚实中王建文校长说,戚实中教师不仅参与省常中名师工作室活动,一些青年教师还通过努力加入了名师工作室,获益匪浅,激发学校内一些忙于出题目、讲试卷的教师,开始向追求新鲜、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的教师转变,不断提升了自己专业成长水平,这就是名师工作室活动带来的教师成长效应。

  4. 领导专家勤调研,鼓励教师成长
  因为合作办学的缘故,市教育局领导专家、省常中领导、常外领导对戚实中合作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视,并且关注合作班的辐射作用。  2010年9月21日,市教育局丁伟明局长携教研室专家亲临戚实中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丁局长到合作班高一(1)班听课,与同学一起感受戚实中房章鲁老师的物理实验课《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他饶有兴趣地观看学生动手实验并参与小组实验活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专家全天在戚实中调研,并深入初高中六个合作班进行了观摩和指导,与上课教师作专题和分类的交流,开拓了上课教师教学理念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
  2010年3月23日,常外周荷琴校长冒雨到戚实中,对初中合作班的教学工作进行调研。在放心青年教师工作之余,希望他们积极追求专业发展,发扬常外教育理念,遵循常外工作要求,为合作办学项目的推进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10年9月2日,常外周荷琴校长、沈斌副校长、周阳副校长对戚实中初中合作班的教学情况又进行了调研。调研过程中,充分肯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叮嘱合作班教师要同时参加两校的各项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10年10月,常外文科党支部教师到戚实中,开展了以“落实纲要、聚焦课堂、创优争先”为主题的示范教学活动,周荷琴校长亲自带领近20名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2011年12月,戚实中与省常中、常外先后开展了联合教研活动,各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教学研讨和思想碰撞,进一步促进了合作学校之间教学管理工作的沟通与联系,增进了校际间的友谊,也给各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才华展示和互相学习、借鉴的平台,加快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在常州市教育局、戚墅堰区教育文体局和省常中、常外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指导下,戚实中合作班教育教学的辐射作用发挥得更大,在潜移默化中让着戚实中教师改变着教育理念,转变着教育教学方式。

  5. 谋求学校深发展,更新教育理念
  戚实中在充分利用省常中教育资源,推进合作办学项目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主动姿态。为谋求学校深度发展,打造常州东部基础教育品牌,戚实中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力求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寻求突破,拓展形式,注重实效。2010年11月,戚实中邀请省常中张焕平副校长到学校作《改变自我》的专题教育讲座。张校长认为要改变学校的教育方法,一是改变观念,提升境界,提升做人的境界,做教育的品格,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精神成长;二是改变方法,提升工作品质,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要注重内容,注重效果,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灵魂上的触动。教师应该常常反思自己,尝试着改变自己,善于学习,勤于积累,提升自己的境界、品格,从而影响学生。2011年5月,邀请省常中戚宝华副校长到学校作以《好的教育是什么》的主题报告,戚校长对教师的培养与个人成长、教学要求与学生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与戚实中教师进行了很好的互动。2009年12月,请省常中督导室许可正主任来校作《关于学案的若干问题》的讲座,内容是为什么要使用“学案”、使用学案的优点、常见学案的主要结构、学案使用的必要条件和学案案例展示等方面。强调学案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学情谨慎使用,根据学科需要随时调整。教师们廓清了认识,拓展了视野,受到极大启示。
  借合作办学契机,戚实中选派青年教师前往省常中、常外任教,学习取经,比照差异,开发校本培训资源。此外还盘活学校内部结构,调动教师队伍积极性,催生中坚力量。关注各地教育信息,派遣教师到异地听课学习。坚持开展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活动。诚恳鼓励青年教师向五级阶梯进发,并提供必要的协助。组织教师申报校级、市级甚至省级课题,优先研究解决本校教育教学问题。

  三、教育管理优化改革,竭诚搭建沟通平台
  科学管理能够让一个学校走向成功,成功学校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高效的教育管理体系。戚实中在这方面一直在力求改革。合作办学,让戚实中与省常中、常外搭建起沟通学习的平台,互通有无,加强合作,以实现管理优化。

  1. 具体指导学校发展,共同筹划前景
  省常中领导本着合作办学的宗旨,悉心关注戚实中学校发展情况,并多次到戚实中具体了解工作并提出合理建议。例如2010年9月3日,省常中张耀奇校长、朱荫仙副书记就到戚实中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强调办好戚实中对于戚墅堰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强化措施,做大、做强合作项目,把握历史机遇,管理上上档次,充分利用省常中干部、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挥省常中、常外应有的辐射功能。可到高校选择优秀毕业生,到省常中、常外任教,带班上课,也可委托省常中、常外,代招、代培教师,完成循环教学后再回到戚实中任教,要有长远目光,长期打算。省常中也可选派优秀干部、教师到戚实中工作,培养和稳定教师队伍,强化干部队伍;加强管理及教育教学交流,体制上要有突破,开拓新思路,寻找新办法,把提升戚实中教育品位和戚实中的前景发展作为省常中的长期任务和策略,以促进戚实中的高位、均衡发展。

  2. 联合培训中层干部,对接管理工作
  2010年上半年,戚实中完成了新一轮中层干部竞聘工作,学校在努力追求更精细、更高效的管理。在此背景下,2010年10月15日,省常中张耀奇校长、朱荫仙副书记带领的省常中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团队应邀到戚实中,与戚实中中层以上干部联合召开了学校管理工作研讨会。在集体研讨中,省常中张耀奇校长就管理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从六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一是要胸襟开阔,心态开放;二是要基于宏观,关注细节;三是要观察现象,学习吸纳;四是要讲究表达,营造舆论;五是要多动脑筋,力求科学;六是要及时思考,执行有力。集体研讨之后,大家又分部门进行了具体深入的交流,了解和借鉴各校良好的工作方式。
  此次研讨会上,两校中层干部还对接了管理工作,建议省常中部门干部参与并指导戚实中相对部门的具体工作项目;让戚实中部门干部参与到省常中相对部门的具体工作项目中,进行学习和锻炼。加强两校各行政部门的沟通力度,以能够互相学习、互通有无、相互促进,这对优化戚实中中层干部的管理工作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3. 定期举行专题研讨,推进合作项目
  由于合作办学本身就是一个实验探索的过程,需要即时关注并作出诊断,分析其绩效,探讨进一步发展的策略。2009年11月,合作办学学校召开第一次项目推进会,本次会议具备诊断性和发展性两个功能。会议伊始,戚实中王建文校长和合作办学负责人嵇国平副校长一致认为,合作办学通过各种丰富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促使合作班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还对整个戚实中的学校管理、教研氛围、教学质量、学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嵇国平副校长具体提出了要通过合作办学,努力实现戚实中从“输血提高”到“造血自强”的转变。但是,关于未来发展,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个性发展两方面。时任省常中丁伟明校长指出教师要致力于教育科研,本着“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的意识,加强教育科研的力度,化教育经验为教育智慧,在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班级文化,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在加强行为习惯教育的基础上,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高位引领,培养有境界、有追求、有视野、有能力的优秀学生。此外,合作办学项目宜先制度化、规范化,后寻求拓宽和发展,加强项目组团队建设,以利于合作办学项目的稳步推进。
  2010年4月,合作办学学校召开第二次项目推进会。经会议讨论,认为合作办学项目的推进,让学生得到发展,让家长获得实惠,提高了戚实中的办学质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希望参与合作办学的学校和教师以专业的思维和方式指导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理性人文主义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为此要为学生搭建更为宽广的舞台。此次会议,基本框定了关于合作班学生的发展观。
  2010年8月,第三次合作办学推进会议召开。戚实中王建文校长总结合作办学的显著成绩:一是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到戚墅堰区老百姓的家门口,让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二是有利于戚实中的师资培养,合作办学中如名师工作室活动、教研组活动、资深教师传帮带活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等一系列活动对戚实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三是改善了戚实中的教育管理水平,使得原本较为粗放型的教育管理向精细化转变,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率。为促使合作办学项目深化发展,教育局丁伟明局长对合作办学作了前瞻性的指导: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合作办学是一条具有创新意义的途径,要推进合作办学就应该用实验研究代替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方式,把教师素质提升放在第一位,加强合作学校之间的相互融合,干部互派、教师交流统一配置,在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从而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位,努力把合作办学打造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成果。戚墅堰区章卫忠副区长希望放大合作办学的成果,把学校管理、团队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有效经验推广到全戚墅堰区的学校,让戚墅堰区的教育每年都上一个台阶。第三次研讨会指出合作办学深化发展的方向,让合作办学的愿景更加清晰。

  四、形成良好社会效应,致力打造优质教育
  2011年4月8日,常州市第26届“戚实中•育苗杯”运动会在戚实中举行,开幕式表演中,《龙狮迎春》龙腾共狮舞,独具特色,尽显风采。这个节目一共需要138名学生,其中舞龙132名,舞狮6名。12条龙中四条龙的队员由戚实中合作班学生担任,舞狮队员中2名来自合作班,另外4名主力则来自省常中。节目排练主教练付兵来自省常中,尽心付出,不辞辛苦。活动很好体现了戚实中和省常中、常外合作办学的性质和形式。2011年10月30日,曾在“育苗杯”中学生运动会上大放异彩的戚实中舞龙舞狮队,应常外诚邀,在常州新城奥体中心表演节目《龙狮献瑞共腾飞》,以宏伟的气势拉开常外建校十周年庆典的帷幕,赢得全场经久不衰的掌声。借助常外建校十周年庆典大舞台,展示了戚实中近年来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与常外三年合作办学而结下的深厚情谊。
  早在戚实中2011年元旦“活力青春,炫我校园”主题晚会上,省常中孙婉祎的独舞《梁祝》就以完美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常外的群舞《战友》刚柔相济、震撼心灵,武术表演中“高手”们一招一式,让舞台风生水起,观众拍手称赞。时间再往前拉,合作班刚创办之初,戚实中组织“祖国在我心中”红色歌曲合唱比赛,省常中音乐教师马惠琴就亲临指导初、高中合作班学生排练。戚实中选派学生参加省常中学生演讲朗诵比赛……在这些活动中,合作班的学生得到了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意志的磨练,境界的提升……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1. 学生发展家长满意,生源回流质量优化
  合作班学生在省常中、常外和戚实中教师的共同教育下,综合素质比较高,在学业水平测试上取得令人赞叹的成绩,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也有可喜的荣誉,而且在品质养成方面也是经得起考评的。2009年12月,戚实中举行了以展示合作办学初步成果为内容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合作班学生家长和区内四所小学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家长近200人参加了开放日活动。在认真听课、参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后,家长们分两个会场参与了教学座谈。在座谈会上,家长们肯定了学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认为开课的两位年轻教师素质很高,教学态度认真,方法得当,大家对合作办学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合作班学生朱成栋的家长以《优质学校就在我们身边》为题,归纳初中合作班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三大亮点:一、重习惯培养,重常规管理;二、重信心建树,重爱心培育;三、重家校联动,重合作交流。希望戚墅堰区其他家长在考虑孩子选择学校时,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只选近的,不选远的!
  合作办学近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在戚墅堰区乃至常州市引起良好的社会效应,很多小学、初中毕业班的家长纷纷打听下一年的招生情况,强烈要求让孩子就近入学,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现在,戚墅堰区生源呈现出逐渐回流的现象,且吸收了市区的生源,生源质量不断优化,这为戚实中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 领导视察高度评价,媒体关注热情宣传
  自从与省常中合作办学以来,戚实中多次受到区、市、省领导的认可和高度评价。2009年12月,常州市教育局潘建中书记、时任韩涛局长、沈梅副局长、梅向东副局长、严维铭调研员一行,在戚墅堰区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戚实中视察。一致认为戚实中与省常中的合作办学搞得有声有色,希望学校要利用合作办学的契机,提升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在目前减负增效的背景下,要积极思考、创新思维,探索增效的实在的办法,进一步解决学校在下一步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2010年1月,时任戚墅堰区蔡骏书记、孙春伟副书记、区政府章卫忠副区长一行就来到戚实中调研考察,为戚实中与省常中的合作办学取得的初步成绩表示高兴,希望为戚墅堰人民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2010年3月,江苏省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复查组一行在市、区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戚实中督导复查。戚实中王建文校长汇报了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减负增效等工作,复查组一行对戚实中与省常中合作办学表示了特别关注,实地考察合作班的课堂教学后,肯定了戚实中教育现代化工作,希望戚实中越办越好。
  2011年4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全市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关举措向与会的国家、省、市级媒体记者传达发布。发布会特别提及我市“组建教育集团,放大优质资源”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把戚实中与省常中、常外组建教育集团合作办学的模式作了推介。此举标志着“合作办学”有了新跃进。
  2011年11月,戚实中接受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综合督导评估,督导团高度评价合作办学是戚实中谋求多元发展的良策,其成果将对戚实中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各级领导对戚实中合作办学所取得成绩的高度评价,是对戚实中近三年来办学质量提高的充分认可,也是戚实中致力于谋求长远发展、打造优质教育的动力。
  戚实中寻求主动发展的举措和成果吸引了省内外的一些主流媒体,各家媒体对戚墅堰区及戚实中在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非常赞赏,尤其是对戚实中与省常中合作办学所取得的成绩十分感兴趣,认为许多地方值得总结和推广。他们深入采访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深度的报道。例如常州电视台《新闻广场》报道《深度撞击,择校之变》,常州晚报报道《戚区的孩子,不必舍近求远择校常州》,常州教育网报道《教育公平的勇敢尝试:戚实中主动接受省常中辐射,开展合作办学模式》,常州日报报道《教育,走向公平》,扬子晚报、南京晨报也作了相关报道。合作办学还引起了新华日报、光明日报的关注,2011年4月15日,江苏教育电视台来戚实中采访并作了报道,5月,江苏教育报、中国教育报也相继作了报道。

    2012年1月5日,常州电视台来校釆访合作办学,嵇国平副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说常州组建教育集团2011年上半年正式拉开了帷幕,那么,早在2008年戚实中新校落成典礼上,时任省常中丁伟明校长与戚实中校长两校合作办学协议的签字就是今天教育集团的萌芽,2009年起的实质性实施就是今天教育集团的先行试验区。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戚实中与省常中在推进合作办学项目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成绩,由此可见合作办学确实是一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而有效的途径。引进省常中师资,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德育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戚实中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优化学校教育管理。为把学生教育好,把教师培训好,把学校创办好,戚实中走与省常中合作办学的道路,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正行走在努力实现戚墅堰基础教育再崛起的进程中,展现出它蓬勃发展的独特魅力。

[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