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改科研  |  队伍建设  |  党群工作  |  体艺风采  |  学校概况  |  家长学校  |  社团园地  |  国际理解  |  后台登陆
·(钱亚锋)江苏省十三届中学生…
·赵欣论文《语文教师应培养设计…
·赵欣论文《源于生活·仿出灵感·…
·曾素英论文《高中语文阅读课“…
·刘琴芳论文《真我的风采——个…
·刘琴芳论文《经典的文本,审美…
教师获奖
刘琴芳论文《真我的风采——个性化作文教学谈》
加入时间:2011-06-14 12:17:21  作者:刘琴芳    阅读数: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刘琴芳
 
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突出学生个性,要让学生表现出独特的体验和真感情。而有过高考阅卷经历的老师都能深深感受到考生的作文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雷同,真可谓千人一面,万人同腔。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开头结尾相似,连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及语言表达方式上都极其相似,让阅卷老师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多数教师都在用相似又老套的教学方法进行着作文教学:如何立意,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又如何结尾等等,细到大约分为几个自然段比较恰当。以至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严重受到了压抑,棱角磨平,灵感尽失,写出的作文自然就少了灵气和活力,更谈不上任何的个性。
我们知道,人的某种主观情感是需要在客观外界条件的激发刺激和碰撞中,才可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往往为了应试,总是硬性给学生一个固定的题目或一些材料,学生面对这些题目或材料,搜索枯肠,拼拼凑凑,或是选了文不对题的材料,或是干脆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根本谈不上在写作时倾注自己的情感。这样写出的文章往往是“假大空”的,当然也就索然寡味了。写这样的作文成了学生的一大痛苦,同样,批改学生的此类作文也就成为老师最为头疼的事之一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有真情、有个性的文章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做到四个重视,四个淡化,具体做法是:
一、重视思想启迪,淡化写作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很多老师过多地讲授写作的技巧,往考场作文的“模式”上去靠,漠视或很少顾及对学生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感化。我想,这是造成现在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象八股文的主要原因。学生按照老师传授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缺乏应有的灵性,少了真情实感,一看似乎都觉得似曾相识。这种作文因完全丧失了自我,毫无个性可言。因此,老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能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充分展示个性。
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特定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具有真实可信甚至感人的一面。对于学生这些经过了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让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这个渠道把个性化的思想表达出来。学生作文的“千人一面”,追根溯源,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对问题的独特看法往往无法得到自由的表现。
二、重视精神独创,淡化规范标准
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煞费苦心地给学生总结各类文章的写作格式,针对不同文体制定了各种写作的标准,还美其名曰“加强文体意识”。比如说记叙文的开头必须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议论文的结构应该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段论”等等。这些规范和标准有些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任何的规范和标准都不能以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为代价。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那么我们制定的这些规定是否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呢?事实证明这是毫无疑问的。实际上这样那样的规定已经给学生带上了沉重的思想枷锁,已经把他们的思维约束在了我们所要求的范围内,这样怎么能让学生去创造,去表现个性呢?而我们看到的是,编入教材的课文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没有几篇是这样“中规中矩”的,而这些作品却成为了语言学习的规范之作,是经典之作。在这一点上我们能否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在形式上来一个“不拘一格”呢?
让学生能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独特的见解吧。我们只有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突现出来,让他们充分拥有“自主权”,能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或想像,真正让文章的形式为内容服务,这样才会出现思想独特深刻,形式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
三、重视情感体验,淡化指导训练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写作,因此光是教给学生一些机械的写作知识,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如果要求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则更需要让他们拥有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如果我们在写作前给学生创设了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活动和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实践和情境中,心灵深处有所触动,产生强烈的写作动机,才能写出富有真性情的文章来。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往往在一次大型的活动之后,学生写出的文章质量最高。比如高一新生都要经历“残酷”的军训,这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对他们性格意志的培养影响非常大。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对军队和军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人的性格毅力磨练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变。这些变化我们可以从他们在训练营里写给父母的一封封信中看出,可以从他们写的军训日记中看出,更可以从他们日后写的一些习作中看出。可见,一次日常的活动,一次真实的生活实践,对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和丰富的写作素材。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多创设一些这样的活动和情景,是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有真情实感文章的前提条件。
四、重视有效引导,淡化精批细改
叶圣陶曾经对老师批改作文大加批判,他认为作文是作者自己改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改出来的。老师作文教学的大境界就是“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在作文批阅中,教师应注重对写作方法的有效引导,淡化对作文结果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抒发真性情,尽显个性风采,而不被老师的评改所左右。
事实上教师在每个同学的作文本上都做到精修细改、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也收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需探讨出一条既有助于教师减轻负担,又能富有成效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新路子来。我想不妨采用这样一些方式来进行批改,效果可能更佳:
1、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相结合
对写作基本功不扎实同学的作文,我们宜以书面批改为主。这样的作文一般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比较混乱。这类学生我们暂且不对他们谈作文的布局、过渡、照应等,而首先改文中的错别字、病句等,书面批改简单、直截了当。在写总批语时要注意指出主要的缺点,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肯定,以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对习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作文,基本上已经是文通句顺了,错别字、病句也少,这些同学可能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可以当面批改、直接指点为主。如果要书面修改这类学生的作文,往往费时多、工程大,教师的勾勾画画学生阅后又不易理解,对他们习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利。所以,与其化很大的工夫精批细改,给他个笼统的评语,倒不如阅后就主要问题与学生当面谈,学生记下修改的要点,然后自己进行修改或重写。事实上,很多学生修改作文的潜力是不小的,当面批改只要对象恰当,指导得法,学生作文一定会大有长进,这样做省时而有效;对程度中等的学生,这两种方式可交替使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2、学生互批与自批自改相结合
作文本收上来之后,教师可就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习作批改出若干个样本,小结出此次作文中同学们的一般思路和写法,找出明显的优点和缺点,从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和文字表达等方面提供可操作的评分标准,然后再由学生互相阅读、进行修改,写出评语和分数。也可进行多人批改,借鉴考试作文教师集体批阅的方式,进行“一批”、“二批”“三批”等,各人把自己对该作文的评价写在下面,打上自认为合适的分数,再与其他批阅者进行交流。最后再由教师检查,进行最后的阅定、评价和指导。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有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意识地使自已成为良好写作环境的建设者,真诚客观的提醒者,积极的合作者和激励者,才会创设出一个真正开放、平等、和谐、有效的作文课堂,学生也才能写出一篇篇富有真性情的个性化的文章来。
 
                                                           2009、2( 注:本文获江苏教育学会、江苏写作协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
[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