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改科研  |  队伍建设  |  党群工作  |  体艺风采  |  学校概况  |  家长学校  |  社团园地  |  国际理解  |  后台登陆
·(钱亚锋)江苏省十三届中学生…
·赵欣论文《语文教师应培养设计…
·赵欣论文《源于生活·仿出灵感·…
·曾素英论文《高中语文阅读课“…
·刘琴芳论文《真我的风采——个…
·刘琴芳论文《经典的文本,审美…
教师获奖
曾素英论文《高中语文阅读课“问题教学”的三种策略研究》
加入时间:2011-06-14 12:18:26  作者:曾素英    阅读数:
华东师范大学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曾素英
 
内容概要“问题教学”是关系语文阅读教学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出高中语文阅读课“问题教学”的三种策略:“探究——生成”策略、“引导——启发” 策略、“模拟——评价” 策略。对于三种策略的研究都分别从理论背景和具体实施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探究——生成   引导——启发   模拟——评价
 
叶圣陶曾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出高中语文阅读课“问题教学”的三种策略。
 
(一)“探究——生成”策略:是设置问题情境。“探究——生成”式教学就是建立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的一种实践,它用于问题组织教学,但它的问题不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而是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生成的,是一种动态的问题解决方式,这种动态,包含着对知识具有的整合性,对学习过程中具有的生成性,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多元性。“探究——生成”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生成”式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主动地、动态化地生成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走向自己。学生主动探究和建构,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充分的相互作用“生成”自己。
 
A.实施“探究——生成”策略的理论背景
1.阅读主体性——学生。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习者。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习者在阅读文本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提出以及尝试解决、甚至否决。教师只应该是问题真假性、价值性的鉴别者,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和示范者。
2.阅读主动性——学生。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内在的、自主的阅读心理流程,在充分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疑惑、提出问题。
3.阅读思维的探索性。学生能主动、积极地针对文本提出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阅读的结果,是阅读思维的阶段性成果,而且是一种自我对文本的探索性成果。
4.阅读思维的完整性。学生的文本阅读,从心理学角度看,应该是自主的、顺畅的、完整的心理流程,首先产生的必然是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理性的思维,在一定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5.阅读的真实性。真实的阅读应该是学习者的独立自主的行为,只有文本的呈现,只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只有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欣赏与思考。
 
A.如何实施“探究——生成”策略
1.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生活。”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问”了,这源于一种怀疑精神,一种对于创造型人才的真诚呼唤。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不是掌握更多的已有知识,而是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具有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教师是问题的引导者,往往提一些方法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你读懂了哪些问题”“你还想解决哪些问题”等。这样做是尊重学生的元认知,把学生推向主体。具体问题由学生自己生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当学生的问题提得过多过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随着问题的解决,正确对待不断产生的新问题。
2.培养学生大胆提问的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害怕自己所提的问题过于浅显落俗而遭人讥讽,因而课堂上往往顾虑重重,沉默应对。这时需要要引导学生,营造氛围。一开始,即时学生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热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简单地加以否定,而是给予热情的鼓励。要主张学生愿意问什么就问什么。我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提问,尤其是高一新生。比如开始我以“学会提问”为课题,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自主学习,积极讨论”,并布置学生组成小组自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每个小组要根据要求,写一份 《〈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阅读体验报告》,两个班级89名学生共提出了至少25个问题(重复的不计)。老师综合各组学生提供的问题,按小说情节先后顺序,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就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及语言表达,整合出九个大问题。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发现异常之象。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大家认为一切均是别里科夫造成的,现在他死了,应该一切都好了,可现在短时间内就又回到从前,这透析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呢?学生经过探究能理解到,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这类“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这种人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沙皇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意识。只有变革社会,解放思想,才能让生活有心气象。
二是发现矛盾之处。还是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别里科夫只是一个小人物,为什么其他人对别里科夫这类人这么恐惧?”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原因,发现是因为别里科夫乐于“告密”,人格卑鄙,他向反动政府告密,从思想上压制、控制民众,以反动政府作后盾、作依赖。
三是发现关节之点。要想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主旨,那首先就要真正理清别理科夫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经探究可以发现,从表面上看是华连卡姐弟反对婚姻,嘲笑男方,而使别里科夫摔伤,最终活活气死。但真正的原因是:①别里科夫“套子”里的生活是反自然、反人道的,而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事物终将消亡。②别里科夫是孤立的,他在“辖制”全校,乃至全城民众的时候,也就在树全校全城的民众为敌,他的行为不得人心,连他自己也心知肚明甚至搞到“寝食不安”的地步,自食其果。③别里科夫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顽固地站在旧事物一边,抗拒新生力量,这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遭到历史的摒弃,只能去做沙皇腐朽、反动、落后政权的殉葬品。所以说,别里科夫实际上是自己钻进了他最后一个套子——坟墓。
4.培养学生筛选整合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允许学生提任何的问题,但课堂上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把握问题的“度”(就是问题的价值)。阅读不能无限地延伸拓展。学生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但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简单的问题当堂解决,与课文或者这堂课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可以放到课下解决,有利于课堂内容的问题也需要筛选甄别,从而有意识地提高问题的深度。因为学生一旦动起来了,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有时学生的疑问虽然发问的角度不同,但是同属于一种,为了避免课堂上重复发问,必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
如研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教师明确这课的学习重点:能赏析与理解小说的情节、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课堂上学生生成了25个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求学生整合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为此,教师提出一些筛选技巧。第一是分类筛选。将问题进行归类,筛选与本课的学习重点无关的问题。如“华连卡为什么会对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产生好感?”这一问题,虽然很有价值,但不属于本课的学习重点,只能忍痛割舍,放到课后解决。第二是甄别筛选,请学生共同筛选出最感兴趣的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作者对别里科夫的感情是什么?憎恶?同情?讽刺?”这个问题直接指向文章的主旨。阅读讨论后能让学生理解到:作者对他也是既是可憎可恶,也是可悲可怜,因为别里科夫既是一个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乐于告密,极力维护现行的保守、陈旧、腐朽的社会秩序,又是一个受到沙皇专制统治制度毒化的受害者,他自我封闭,怀念过去,胆小怕事,疑神疑鬼,想做一个纯粹、规范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学生理解到此对文章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第三是对问题进行加工润色,有些学生发现了问题,但不能规范地加以表述,需要师生共同对提问的角度和语言的表述作些修改。围绕《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主旨,学生提出25个问题,教师进行整合。如学生提出“A、在生活中,别里科夫代表着哪一类人?B、是什么原因使别里科夫成为这样一个令人厌烦的人?C、华连卡姐弟对别里科夫各抱着怎样的看法、态度?”这样三个问题。其实这三个问题有共性,都涉及别人对别里科夫的态度,经过指导后学生把它整合为一个问题:“别里科夫为什么遭到人们的厌恶?” 此时由于问题的整合,使得这课所用的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集中,重点明确,课堂讨论时间充裕,学生大多在学习讨论过程中解决自己的疑问,并在教师的点评总结后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认识。
5.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问题的能力:解读文本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不是学习的终点。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对文本的感悟与思索还会有一个惯性和缓冲的过程。随着设定的问题被阐释或解决,新的发现和思考会姗姗来到,而这些新的发现和思考往往是学生激烈的思维活动后又一波思维的冲动,而且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带着问号作新的探究,新的思想、新的创造都会在此时产生,这是一段容易被忽视的创造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将学习研究引向深入,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由于学生生成的问题较多,学生还会留有疑问,对文本的新发现和思索可以放开让学生自由思考和交流,不必提供参考答案,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不同问题作出不同的处理:
一.对于不解之疑,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A、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B、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这个问题学生阅读文本就可以发现是:“A、1、生活习惯上的“套子”。①开头。雨鞋、雨伞、棉衣、车蓬。②床帐、被子。2、思想上的“套子”。①政府告示、报纸文章。②法令、常规。B、主观原因:①恐惧、害怕(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②奴性(丧失人格,丧失做人的尊严,丧失做人的起码尊严)。客观原因:③沙皇政府的反动统治的严密、残酷、恐怖、强大。
二.求异之疑,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如果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的,教师应坚决说“不”,如果确实闪耀着创新的思想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不怀好意的家伙’画的荒唐漫画为什么对别里科夫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这副漫画,较为客观地表现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谈恋爱这一事,但是两人挽手是不可能。也有的认为漫画本身及其传播散发,都是违反“常规”的——保守僵化,而有改良、变动。最后学生都得出这有可能撕破别里科夫的“套子”,所以他感到“难堪极了”,说画漫画的人是“歹毒的坏人”。
三.对于创新之疑,鼓励学生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如“如果别里科夫不死是否会与华连卡结婚?如果不会结婚是为什么?”及“别里科夫的形象会出现在现代社会吗?如果有,是怎样的人?与别里科夫有什么区别?”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出一个肯定的标准化答案,还不如让学生根据个性化的解读有自己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引导——启发”策略:是设置问题过程“引导——启发”策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A.实施“引导——启发”策略的理论背景
1.教师的引导性:教师的提问是一种引导,是能够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关键,是一个脚手架,能够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
2.教师的点拨性:教师的的提问是一种点拨、启发,一两个问题就能够点亮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茅塞顿开。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善于巧设疑,同时还要善于导疑、点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困境或对某个问题发生争执无法深入时,教师就要迅速而细心地分析学生成疑的原因,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点破迷津,另辟新径。这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思维障碍,并通过巧妙的设疑,突破难点和关键,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3.教师的示范性:教师的的提问是一种示范,教师的现身说法告诉学生这就是置疑发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今,研究性学习正走向中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就是提出问题。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提问“问什么?”、“怎样问?”,无疑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动机、启迪思维。“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亚里斯多德语),有了问题,自然会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教师讲课时不时出现的发人深思的问号,能够打开一扇扇闭锁着的心扉,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这正是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最佳心理基础。”教学实践显示: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干层浪,引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扩散,进而进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气氛也随之而活跃。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大有裨益。
B.如何实施“引导——启发”策略
1.问题能切中要害、启迪思维: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祝福》时,采取研究性读书方法,共设置了“祥林嫂死亡调查报告”、“从《祝福》看封建思想的反动本质”、“《祝福》与《灯下漫笔》比较研究”、“鲁镇祝福旧风俗(江南春节的风俗习惯)”、“《祝福》小说语言欣赏”五个课题。然后学生采取小组研究性学习,每个小组必做课题一,另再选做一题,这几个课题对于一个高一学生来说,都有足够的兴趣探究,这些课题的探究或多或少涉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小组的每个成员在学习中都十分积极,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引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可见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能有效的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
2.问题能捕捉信息、开拓思维: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的问题”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即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祝福》一文时,采取研究性学习,课题一布置完毕,学生就饱含激情。鉴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较少,以“祥林嫂死亡调查报告”这个课题为例,引导启发学生从“祥林嫂生平简历”、“祥林嫂死亡现场调查”、“祥林嫂死亡原因调查分析”三个部分来探究。在第一部分“祥林嫂生平简历”的探究中,启发学生要抓住两大点 :1、姓名、籍贯、年龄、家庭状况;2、简历【开始;①年轻守寡 ②帮工;发展; ③捆卖再嫁 ④丧夫失子  ⑤严禁祭祀;高潮: ⑥捐槛赎罪  ⑦沿街乞讨  ⑧询问灵魂;结局: ⑨除夕惨死】。而第二部分“祥林嫂死亡现场调查”的探究中,引导学生从“时间、地点、环境;死亡情况 (肖像外貌、遗物);发现死亡情况 ”三方面入手。这两部分只涉及学生“概述要点——筛选信息”与“人物肖像描写、记叙文要素” 的理解能力,主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活动。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研究中,面对学生带有创意的思维,即时给予鼓励,即时捕捉学生讨论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延伸引导,让学生说出想说却不敢说,不知如何说的话,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研究。
 3.提问要把握难易度、明确对象:备课中,要经常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然后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难,应以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解答为宜;也不能太易,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解答。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的,就要点拨引导,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为学生答题架桥铺路。同时教师要掌握学情,不同的问题,应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巩固性的提问,以基础差的学生为主,以考查全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创造性的提问,以优生回答为主,让优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拓宽思路;一般性的问题,要让中等生回答,使多数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课堂提问的面要广,人要准,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在“祥林嫂死亡调查报告”这个课题的探究中,第一与第二部分比较而言较易,而第三部分“祥林嫂死亡原因调查分析”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部分探究隐含学生对小说主题分析及人物形象分析,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点拨。指导学生从主观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加以分析,主观原因又从七个方面分析:死于贫穷——乞丐;死于悲伤——丧子;死于迷信——怕死后下地狱受酷刑;死于绝望——捐门槛也不能烧香;死于孤独——无人同情,只有冷漠;死于自杀;死于寒冷。同时社会原因指导学生也从七个方面分析:鲁四老爷的厌恶;柳妈的厌恶;;鲁镇民众的冷漠;“我”的含糊回答;祥林嫂婆婆的逼嫁;祥林嫂大伯的排挤;卫老婆子的势利。而这十四个方面又指导学生按照难易不同分给每个小组不同能力的成员研究,如主观原因“死于贫穷——乞丐”让基础差点的学生探究,而“死于孤独——无人同情,只有冷漠”让中等生研究等。经过两个课时的探究,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并形成文章:鲁镇内外的人合谋杀害了祥林嫂 ——受封建道德思想伦理思想的长期熏陶、影响——封建礼教。他们首先从精神上剥夺其生存意志;其次从肉体上耗其生命能量,直至死亡。这次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学习,同时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随时提问,学生兴趣极其浓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模拟——评价”策略:是设置问题考查。“模拟——评价”策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逐步形成并提升解题的能力。
 
A.实施“模拟——评价”策略的理论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三个方面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悟的作用,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和感悟,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要贯彻语文课程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那么在教学中要重视的是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同时阅读教学必须通过研读文本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培养能力,通过感受文本陶冶情操。
2.教材的体系与基本内容: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了,它的文化、科技、哲学含量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也更为广阔了。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将会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会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将会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问题意识和提问方式是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首要问题。
3.教学时学生对认知事物的学习现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受其知识与能力的限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问题的设置与学生能力的适应程度,要适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一些努力才能掌握。同时,要注意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现状,要给学生提供略为超前的材料,使学生必须经过努力探索才能掌握知识,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4.考点(语文能力问题化):当前的语文考试讲究语文能力问题化,注重试题的开放、多元、创新,突出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归纳文章要点、理解分析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为主要考查目标,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这要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B.  何实施“模拟——评价”策略
1.设置问题:提问的出发点是为“学”设疑,有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逐渐养成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教师设置问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二、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
如《拿来主义》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1、“送去主义”的来源、表现、危害、本质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这个问题,难度不大,围绕教材的学习目标,考点有两个: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面对这个考查理解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生解题方法:1、题目限定的波动筛选流程:抓思路——抓目标——抓句意;2、来源——抓对应句、化喻体为本体、表现——抓结构层次、抓关键词语、危害——抓关键语句、化喻体为本体、本质——抓词语含义。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就比较容易解出这道题:来源指的是满清、国民党政府的丧权辱国的政策;表现指的是送古董展览和送书画展览;危害指的是丧失主权;本质指的是媚外投降。又如《拿来主义》中另一题:“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句子含义是什么?这题考的是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在学生解题之前,先让学生通过读题明白问题的指向,这样不难发现,只要学生抓住句子,并且注意喻义,能很快发现“运用脑髓”指的是独立思考,进行正确辨析;“放出眼光” 指的是具有鉴别正误、是非、好坏的能力;“自己来拿” 指的是独立自主、为我所用的胆略与能力。
2.学生尝试解题:组织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予以解决,对于不同层次的问题实行不同的方式,容易的问题,要求独立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如《我若为王》中的一个问题:“‘奴才相’有哪四种特点(根据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加以概括)?”这道题考的是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经过指导后的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而且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也较容易发现“奴才相”具有如下四种特点:1、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依附权势);2、俯首帖耳、惟命是从(绝对服从);3、卑躬屈膝、巧言令色(伪装自己);4、欺软怕硬、阴谋篡权(怀有野心)。但又如:“为什么我变成一个“暴君”,将我的臣民一齐杀死,反而说是“明君”呢?”
这道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很好的独立解决,故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后理解到“‘暴君’是因为我将我的具有奴性意识的臣民一齐杀死,还有具有奴性意识的尊长和明友。说‘明君’是因为我杀死几个奴才,不准一个奴才留在人间,消灭的是奴性意识和王权思想,这是明智而确证的。”
3.教师指导解题:学生对所回答的问题,必定会有许多的分歧,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解析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对问题回答的价值点评到位,让大家意识到问题的价值并受到启发,同时又不能损伤其他同学的自尊心,要让同学增强信心,获得进步。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有这样一题:“6-10段‘膜如紫绡’,究竟是指‘薄膜’还是‘花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的认为是薄膜,有的认为是花纹,而且都看似很有道理。其实这题要求学生理解句意,同时还要分析作者的看法。对学生的点评中,逐步的告诉学生文中的“膜“是指壳内紧贴的内壁的白色薄膜。原因是壳的内壁有紫色花纹,透过白膜可以看到,因而有同学就把紫色花纹当作薄膜的花纹了。又如《我若为王》中有一题:“作者怎样看待皇权和奴才的关系?”学生答案五花八门,有同学甚至认为两者是不可融合的,但仔细阅读文本中“王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这句话,可见皇权与奴才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皇权制造了奴才,奴才是皇权的产物;奴才又是皇权的基础和生存条件。此时对同学的点评要适当,让学生既认识到错误之处,又能增添解题的信心与能力。
4.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允许学生而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以形成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得到提升。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有一道开放性题目:“我们平时从本地市场上购买的荔枝是新鲜的吗?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说明。”学生在经过前面的训练后,能在比较快的时间里判断出此题的考点,并给出了解题方法。同学们说此题考的是“筛选信息”与“比较”能力,结合内容可以如此解题:1、判断新鲜的标志——红色;2、贮藏上市时的温度—-1℃~5℃;3、比较法。由此发现市场上购买的荔枝是不新鲜的。因为新鲜“荔枝”壳如红缯,有“绛囊、红星、珊瑚珠”之称,而市面上的外壳皆是“棕褐色”的,所以并非新鲜。同时市场上的荔枝贮藏皆超过1℃-5℃,更是“色香味尽去”了。很显然,学生的解题能力已经形成,并且在不断的解题过程中,提升了解题的能力。
 
 
 
【资料检索】
1、《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4
2、《中学语文教学》2004-10
3、《语文学习》2005-3
4、《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4
5、《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4
6、《中学语文教学》2005-3
7、《语文学习》2003-6
[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