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改科研  |  队伍建设  |  党群工作  |  体艺风采  |  学校概况  |  家长学校  |  社团园地  |  国际理解  |  后台登陆
·课随文定,起承转合——探讨语…
·自由阅读 (杨月娇)
·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杨月娇)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杨月…
·让语文教学充满真情实感 (杨…
·(钱亚锋)辐射教学从开头抓起
·让语文教学充满真情实感 杨月娇
·想象与写作
·《作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赵欣论文《源于生活 仿出灵感 …
论文荟萃
课随文定,起承转合——探讨语文教学环节设计的结构之美(钟晓群)
加入时间:2016-01-18 07:31:57  作者:ok    阅读数:
【摘要】笔者通过多个江苏省评优课案例的分析,论述语文教师可以在充分研究课文的内容、情感、写法、风格等方面基础之上,课随文定,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课文达到高度的融合,以助于展开教学环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可以借助中国古诗“起承转合”的理论,突出“转”法,侧重或者综合“突转法”、“递进法”和“对比法”,达到教学环节有重难点,结构设计有“起承转合”的变化之美,课堂推进有节奏之感,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关 词】语文教学;教学设计;起承转合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本论文主题的思考,最初源于笔者2013年执教的一堂公开课《转出来的风景——记叙文结构设计探讨之一》,教学内容是利用古诗创作的“起承转合”理论来为记叙文结构设计寻找途径。什么是起承转合呢?起是开始,可以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引出下文;承是承接开头,或记叙、写景、抒情,语气和缓,与上文自然衔接;转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合是前三点的合成,可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起承转合的感觉,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所以起承转合是一种结构之美,不仅仅出现在古诗中。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强调了起承转合“转”的重要性,这样切入口比较小,操作性比较强,所以课题为“转出来的风景”。在教学环节上,笔者尝试着让课堂环节的结构也呈现出起承转合的变化之感。教学环节如下:(起)用演讲视频,让学生感受起承转合竟然能够让平常素材和主旨的演讲具有感染力,让学生产生期待。(承)用两首古诗和三篇经典小说的结构,让学生具体感受到起承转合中“转”的力量和魅力。(转)利用三篇小说结构,尝试探讨具体的“转”法;然后一转,思考我们平常素材在记叙文中是否可以转起来?继续利用学生范文进行探究,领略平常素材经过加工也是可以转出风景的,通过学生范文的探究,继续掌握一种“转”法。(合)转法运用,尝试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一种转法,口头续完一篇普通素材记叙文的“转合”部分,强化“转”的意识。
由于这堂公开课的执教,让笔者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重视。但是在以后的各类语文教研活动中,时常觉得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后劲不足”“意犹未尽”“没有深度”“没有高度”,对课文没有充分开掘,甚至教学风格与课文风格迥异而不相融合。比如,某教师执教苏雪林的《溪水》时,教学环节如下:(一)感知小溪“喜怒无常”的形象;(二)品味溪水的“喜”情;(三)品味溪水的“怒”情;(四)感受作者的心情。教学环节与课文内容层次相符,但是教学到最后却没有了“拔高”,因为作者的心情是比较容易感受出来的,倒枉费了前面的两次品味环节。如果在“感悟心情”环节能引进课外资料来扩大和增深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整个教学就能给人尽善尽美的感觉。
某教师执教朱自清的《绿》一文,却给我非常好的感觉,认为她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课文《绿》的内容、写法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课随文定,有很强的设计感。笔者的评价是:课一开始就用“过滤法”引导学生很快把目光聚焦到课文中直接描写梅雨潭绿的文字上,让学生眼里是满满的绿,这与课文《绿》开篇就说“我惊诧与梅雨潭的绿了”契合。引导很多学生来品赏、朗诵描写绿的精美语句,一唱三叹,形成绿的协奏曲,这与课文中作者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绿之极美、表达绿之极爱契合。利用修改后的语段跟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的表现力,把落脚点放在用词之精、修辞之美上,这与课文把落脚点归于绿的“奇异”“醉人”特点之上契合。把过滤前的课文与还原后的课文进行了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描写我国其他景点的绿”的表达作用,这与课文充分利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契合。引导学生用过滤法感受满满的绿,用还原法更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强烈的绿,这种前后呼应的设计与课文开头“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和课文结尾“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前后呼应的手法契合。这么多的契合,绝不是巧合,课随文定,起承转合,说明课很有设计感。
基于这三堂课,笔者觉得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风格等可以与课文的内容、情感、写法、风格上保持一致,课随文定,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追求环节设计的起承转合,追求结构变化之美,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分析
如果课不随文定,容易出现消极的作用。比如某教师执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环节是:(一)畅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这个环节中还展示了教师书法作品。)(二)情读诗歌: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以做编导的形式,任选前三小节之一,分小组设计一组电影镜头,将诗句所叙述的画面呈现出来。)(三)美读诗歌:读出形象、读出境界。(四)美读诗歌:情圣杜甫,融我之境。(教师示范朗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展示了他的书法才艺,但是导致学生把很多注意力放在书法艺术上;教师言语幽默,常常把学生逗笑,又与诗歌深沉的情感与风格融合;教师借用拍微电影镜头为手段呈现诗歌画面,高估了学生水平,也把学生从诗歌意境中拉出来了,有“出戏”之嫌;教师吟诵声情并茂,但是夸张,引起学生发笑。可以说,这是一个很有特色很有风格的教师,但是在执教中,反而被他的才艺所累,起到了反作用,无法引导学生沉浸到杜甫诗歌的画面、意境、精神中去。
在课随文定的基础上,如何来追求课堂环节的起承转合的结构之美呢?
古诗理论中讲,起承转合的“转”法有三种:反转或突转、递进、推开一层或对比。把这三种转法之一或者几种转法融合到教学环节设计中,定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我想用2014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的教学案例来进行阐述。
    1.突转法的运用。
 荣获2014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是南京市韦叶标老师,他执教的是何其芳诗歌《秋天》。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是:(一)品读第一节诗:练习朗读,想象画面,感受“丰收、喜悦”的诗意。(二)品读第二节诗:质疑内容,描绘画面,感受“静谧、悠然”的情趣。(三)品读第三节诗:以诗解诗,体会感情,感受“朦胧”的牧女情。(四)齐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芬芳”,教师朗诵自己的读后感诗歌,再品芬芳。在这堂课中,由师生共同品读第一节诗到学生依法品读第二节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不断的体现。当学生以为这是一首写“丰收、喜悦、静谧、悠然”秋意的诗歌时,没想到教师通过介绍戴望舒《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的诗句和诗人何其芳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读出这是一首朦胧的爱情诗,让学生有一种惊诧之感、发现之美,对诗歌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此外,教师执教的音质磁性、语气柔和、语言优美、PPT背景优美,这些都与诗歌《秋天》的内容、层次、风格、意境等达到高度的融合。学生上这样的课,是一种诗意的享受,教师听这样的课,也是一种诗意的享受。而其中起承转合的结构之美,就源自“突转法”。
    2.递进法的运用。
 徐州市曹蕾老师执教的袁宏道小品《满井游记》同为2014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她的教学环节设计主要运用了“转”法之中的“递进法”,一个环节更是精彩于前一个环节。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是:(一)初读·正字句:范读正音、借古词典释义、文言现象、文言句式、长句句读。(二)诵读·赏美景:寻找描写初春景的语句,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三)品读·论真情:通过假想“那鹄”最愿意流连于哪种景物,来品字词、品修辞、想画面、体验感情。(四)悟读·思文气:通过引进作者简介等课外材料讨论文章最后一段加与不加的表达效果,深刻体验作者“自嘲、自傲、自喜”等情感。课堂从赏景到品直观的情,从品直观的情到论复杂的情,由浅到深逐层推进的把课文理解透彻,又通过反复的朗诵渲染每一环节品读的精彩,也强化环节之间这种递进关系。
同样运用“递进法”形成课堂起承转合结构之美的还有无锡市傅立力老师执教的杜运燮诗歌《滇缅公路》一课。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是:(一)第一乐章——路:引导学生分析出滇缅公路漫长、弯曲、生机、优美等特点,优美朗诵。(二)第二乐章——人:引导学生感受筑路艰难过程、感受筑路工人在恶劣环境下的精神,深情朗诵。(三)第三乐章——希望:引导学生感受路上的运输情景,着重品读“渴望”“狂欢”“飞奔”等含义,理解路的意义,激情朗诵。(四)第四乐章——不朽:引导学生赞美路、赞美人、赞美民族精神,配乐朗诵。执教的时候,傅老师借播放视频、展示历史图片、介绍南京大屠杀与滇缅公路的联系和自己的有感情朗诵,把学生带入适合品读这首诗歌的深沉的历史情境之中,课的风格与诗歌风格融合。然后,接连四个乐章,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歌,层层递进,层层拔高,层层朗诵渲染,教学的三维目标交揉式的得以达成。
    3.对比法的运用。
 前文提到某教师执教朱自清的《绿》时,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把过滤前的课文与还原后的课文进行了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描写我国其他景点的绿”的表达作用,这就运用了“转”法中的“对比法”。
 “对比法”是三种“转”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比如盐城市陆培成老师执教迟子建散文《会唱歌的火炉》一课时,激励学生搜寻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歌声”,来对比课文中蕴含“亲近自然、饱含亲情、折射哲理、启迪感恩”等含义的“火炉歌声”,课外延伸的对比,实质上目的还在于加深对课文中“歌声”的进一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将,横向对比是为了纵向掘深。
再如泰州市钱蓉蓉老师执教的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一课,就把“对比法”运用得极好。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是:(一)初步感知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憧憬、悲哀”。(二)具体感受作者所“憧憬”的孩子们的生活及孩子们的品质“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三)对比品读成人生活中的繁多的“悲哀”。(四)深思作者反复抒写“悲哀”之情的用意。钱老师课随文定,设计“对比”的环节,是源自课文本身存在的对比写作手法的运用,但是钱老师特别重视借助并强化“对比”阅读这一学习环节,来引导学生抓住“钥匙”深入透彻的理解课文,得到心灵的净化。
    3.多种“转”法的综合运用。
  “突转法”、“递进法”、“对比法”三种起承转合的“转”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多在各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得以侧重运用而已,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几种“转”法也可以有机的综合运用,让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更有变化之美、精彩纷呈。
2010年江苏省初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常州市朱静娟老师,执教鲁迅散文《雪》一课,就是多种“转”法综合运用的典范。这堂课主要的教学环节是:(一)与文本对话,感知景物美:分角色朗读描写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语段,感受雪景之美。(二)与作者对话,感受情感美: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对江南雪和朔方雪反复对比品析,感受作者的偏爱。(三)与人生对话,感悟(雪)精神美:细细品味朔方雪,抓住其中一个词,或一句话,分析朔方雪的精神。(四)与人生对话,感悟(人)精神美: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其它作品中的鲁迅形象等材料,深入分析描写朔方雪词句中的深刻内涵,感受鲁迅精神之美。朱老师课随文定,充分抓住《雪》一文中的对比手法加以利用,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设置了对比阅读,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也设计了对比阅读,自然过渡到第三个教学环节,形成递进关系,然后把第三个教学环节做足,充分感悟雪的精神之美,最后递进到感悟人的精神之美,这种递进其实也是前后阅读层次的对比。
三、问题的解决
形式为内容服务,任何一种教学形式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比教学形式更重要,我们语文教师要对文本等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研究,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再艺术性的选择和组合教学形式。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元的,而笔者在此只想论述教学环节设计的结构之美。通过多个评优课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充分研究课文的内容、情感、写法、风格等方面基础之上,达到课随文定,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课文达到高度的融合,这样有助于展开教学环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可以借助中国古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理论,突出“转“法,侧重或者综合运用“突转法”、“递进法”和“对比法”,从而达到教学环节有重难点,结构设计有“起承转合”的变化之美,课堂推进有节奏之感,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IP[] | 今日PV[]